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成简串门计划——城乡共生·可持续社区共建行动暨非遗农民画花帽子发布会”在简阳前锋村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依托乐鱼leyu官方网站、成都市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川一方文旅联合精心策划,旨在通过非遗农民画与现代设计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活动以“见人见智见生活”为核心理念,汇聚了简阳前锋村农民画非遗传承人张树敏老师及乐鱼leyu官方网站的师生团队,共同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推动城乡共生,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会上,非遗农民画花帽子成为全场焦点。这些作品由张树敏老师倾心设计,再经乐鱼leyu官方网站非遗中心师生团队以传统手工技艺精心打造。从图案绘制到帽型设计,从布料裁剪到细节装饰,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碰撞,展现了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当代新生。

张树敏老师在发布会上深情分享了花帽设计中蕴含的文化密码与艺术构思,将前锋村农民画的历史渊源、民俗特色娓娓道来。学校学生管理与就业创业工作处杨舜如处长则深入解读了校企地合作在非遗传承中的重要意义,强调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传承非遗技艺,培养创新能力。

制作团队的谌琴老师、李维老师详细揭秘了从设计图稿到实物成品的制作历程。她们介绍,在创作过程中,师生团队克服了图案转化、材料选择、工艺改良等难题,通过反复实践与创新,将平面的农民画转化为立体的时尚帽饰。学生们在参与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传统手工技艺,更深刻理解了非遗的价值。
在学生作品展演环节,来自服装工程与设计学院、数字经贸与管理学院的同学们依次展示了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讲解创作思路。他们将现代时尚元素与非遗农民画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的创意。随后的花帽子走秀环节,创作者们佩戴作品进行展示,导师团队与学生共同完成谢幕巡游,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活动还设置了献花互动与授证仪式。现场观众通过鲜花投票表达对作品的喜爱,“串门计划”代表向导师团队献花致谢。张树敏老师与杨舜如处长为参与创作的梅礼旭、王佳蓉等6名同学授予“简阳前锋村新村民”证书,肯定他们在非遗活化实践中的贡献。
此次活动是推动非遗传承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通过校企地合作项目,将非遗传承与专业教学、实践创作紧密结合,既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学生搭建了实践创新的平台。未来,非遗中心将继续深化校企地合作,以此为契机,抓深落实非遗传承创新项目的多元发展,培养更多非遗传承创新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成都市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作为成都市社会科学届联合会批准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依托乐鱼leyu官方网站,将继续发挥其在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中的平台作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撰稿:谌琴
一审一校:李维
二审二校:赵丹
三审三校:李晓岩